我们知道,孤独症儿童与正常儿童一样是有思想、有情感、有语言、有需求和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沟通方式的特殊儿童。而且,他们心理发展的规律与正常儿童是一致的,只是由于疾病的原因,许多孤独症儿童的认知水平呈现出“婴儿化”倾向。但是实践又告诉我们,及早进行早期干预(实施科学的教育康复),是可以最大限度地改善他们的疾病状况的。
维果茨基指出,“人的心理实质乃是移置在内部并成为个性的机能及其结构形式的社会关系的总和”。用这一观点观察儿童的个体心理发展,人们不能不承认环境、教育在发展中起着决定的作用。儿童生活于其中的环境的质量、儿童活动的质量、社会交往的质量也就决定着儿童成长的质量。维果茨基认为,“精神生产的工具”,即人类社会所特有的语言和符号。生产工具和语言符号的类似性就在于它们使间接的生理活动得以产生和发展。所不同的是,生产工具指向于外部,他引起客体的变化;符号指向于内部,它不引起客体的变化,而是影响人的行为。“在维果茨基看来,高级心理机能不是生物学上形成的,乃是内化了的社会关系,甚至在内化为心理过程时,其实质仍是准社会的。人们对着自己仍保留着交往的机能。如人在思考问题时就是一种自我交往”。
(一)充分认识影响孤独症儿童发展的相关因素
根据维果茨基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我们要进行科学的教育康复,重要的就是必须弄清楚在孤独症儿童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相关因素。通过解读上述维果茨基的观点,我们认为,作为一个人的发展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语言作为“精神生产的工具”,即人类社会所特有的语言和符号,具有“使间接的生理活动得以产生和发展”的重要作用。而促进语言这种“精神生产的工具”作用发挥的原动力,则是“内化”。他指出,教学的最重要的特征便是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这一事实,也就是教学激起与推动学生一系列内部的发展过程。从而使学生通过教学而掌握全人类的经验内化为儿童自身的内部财富。维果茨基的内化学说的基础就是他的工具理论。他认为,人类的精神生产工具或“心理工具”,就是各种符号。运用符号就使心理活动得到改造,这种改造转化不仅在人类发展中,而且也在个体的发展中进行着。学生早年还不能使用语言这个工具来组织自己的心理活动,心理活动的形式是“直接的和不随意的、低级的、自然的”。只有掌握语言这个工具,才能转化为“间接的和随意的、高级的、社会历史的”心理机能。新的高级的社会历史的心理活动形式,首先是作为外部形式的活动而形成的,以后才“内化”,转化为内部活动才能“默默地在头脑中进行”。长期以来,在孤独症儿童康复过程中,虽然注重了语言的发展,但是却忽略了环境对语言发展的作用,忽略了教学的最重要的特征便是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这一事实,也就是教学激起与推动学生一系列内部的发展过程”这一重要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思想。
(二)提高孤独症儿童认知水平的一般方法
人的认知发展绝不是孤立的,“人的心理实质乃是移置在内部并成为个性的机能及其结构形式的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人的发展又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渐进性。因此,在对孤独症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中,我们既要把握与之心理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教育教学内容的安排(符合相应的认知水平和特点),更要注意引导他们向更高层次发展。
1.注意形象直观教学
在正常儿童的发展过程中,低龄儿童的教育总是从形象直观教学人手的,这是由儿童认知的一般规律所决定的。由于孤独症儿童是“长不大的婴儿”,所以更具有低龄儿童认知的一般特性。根据孤独症儿童一般认知过程中,具体形象性占优势的特点,在他们各种心理活动的有意性(有意注意、有意记忆)还没有充分发展起来,对行为的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状况下,教育教学尽可能注重直观形象性、生动趣味性。譬如我们教孤独症儿童认识卡车。通常情况下,教师就是通过卡片或者影像资料片来让他们认识卡车。其实,这对孤独症儿童来说,是起不到认识实际生活中卡车与其他机动车辆的区别的。这是因为,首先,卡车的种类很多,用途各异;其次,外形不同,色彩也很丰富;第三,一般来说,卡车的驾驶室是与装载区分离的。而这些在教学中由教师讲或他们看是无法理解的,这就需要教师或家长带孩子在实物前进行讲解,并要求他们通过实物观察,进行与小汽车、公交车、特种车辆、商务车、旅行车的辨别。
2.注意引导性发展
引导性发展就是要根据孤独症儿童的认知规律,注重对他们迁移功能的开发与发展。在引导性发展中,教师和家长首先要考虑的是,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必须符合孤独症儿童的心理年龄和认知特点。其次,必须注意教材内容的内在逻辑性,做到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第三,必须注意提高孤独症儿童的自信心。譬如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孤独症儿童在到学校或去商场、超市时,走他们熟悉的道路时一切相安无事。突然某一天,家长因为疏忽或者因为市政建设,行进道路改变,孤独症儿童会出现极度的不安或出现剧烈的情绪问题。实际上这是因为平时教师和家长在教学过程中疏忽了必要的引导,导致这些孩子的迁移能力未能得到有效的发展。因此,我们教学中,要告诉他们,到同一目标,不仅仅只有一条路,还可以从其他路线绕行,并由此可以引导到对其他相关的事物发展的认知上。
3.注意引导他们对具体事例的观察、分析、思考,提高他们的抽象、概括能力
在正常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中,首先通过对类别和序的认识,然后再建立诸如数及基本运算、空间、测量、时间、因果关系、运动和速度以及对社会的认知等等。譬如,一个正常l岁儿童,经过家长的反复告知,知道附着在墙体上发亮的物体叫做“灯”,然后家长又告诉他,放在桌上的发亮物体叫做“台灯”,在道路两侧用于夜晚照明的叫“路灯”等等,但是,一开始他并不明白凡是“灯”同属一类,他们仅仅把灯作为一个词来标志。但是随着年龄增长,他们才开始逐步认识到类别间的关系。又如白天和黑夜的交替,使他们逐步知道白天过后是黑夜这样的周而复始,这就是“序”的概念的建立。正是由于有“序”,才使世界变得可以预测。对于这些,儿童们并不知道,但是作为教师和家长,必须依据这一规律来组织我们的教学。正常儿童的认知发展是这样,孤独症儿童的认知发展同样也是这样的。因此,我们必须针对孤独症儿童的认知特点,遵循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律来设计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进度,组织我们的教学。
4.要十分重视和加强孤独症儿童的话言发展
孤独症儿童的言语多半为儿童最初的非交流性言语,也称为自我中心言语。自我中心言语有三种表现形式:(1)“仿说”;(2)独白;(3)集体独白。①皮亚杰认为,2岁前儿童只能有真实事物的心理意向。儿童看东西、抓东西,把他们同化到正在形成的心理格局中,但还不具备把这些符号转化为词的能力。大约2岁,儿童开始能思考,他开始用他听到的词来标志周围环境中他感兴趣的事物。而儿童此时所用的词通常是非常奇怪的、不正确的。此时,儿童能够把过去的经验和词联系起来是非常有限的。儿童一旦开始把客体同词联系起来,也就促进了语言的发展。实际上,孤独症儿童语言发展也离不开这一规律,因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的关注。皮亚杰在对6—7岁儿童的观察中发现:儿童的自我中心言语逐渐向社会性言语过渡。这种社会性的言语是一种交往的言语,是用来促进与他人相互间交流的。可见,儿童的社会性言语是在自我中心言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在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发展上,我们必须重视他们自我中心言语的发展。
5.要积极引导孤独症儿童参加社会活动和实践
人的思维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的。在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过程中,我们旗帜鲜明地反对封闭式教育,提倡开放式的教育康复。作为教师和家长要积极组织他们参与和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和社会实践,这不仅有利于他们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同时也有利于他们发展他们的认知水平。
总之,我们必须重视孤独症儿童认知能力的开发,注意孤独症儿童德智体美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三)孤独症儿童认知发展过程中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对孤独症儿童认知水平的发展,应该与正常儿童认知发展的指导思想一致,坚持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所谓阶段性,指的是承认儿童认知发展所呈现的不同阶段,并据此作为参照,依据孤独症儿童的现有水平,进行有计划的渐进的教育。譬如说,大部分6~8岁孤独症儿童的思维通常以形象性占优势,而抽象概括能力较差。这与在幼儿园的孩子的认知水平相当。因此,我们必须以游戏活动的方式,通过各种形象生动的材料来引导他们动手操作,发展他们的具体形象思维能力。所谓连续性,指的是对孤独症儿童的认知发展不仅要有量的增加,而且也要有新的质的积累。就是说,我们对孤独症儿童进行形象思维能力训练的同时,要根据他们的发展,适时增加新的内容。心理学研究发现,幼儿对一些简单的、生活经验熟悉的问题也能表现出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譬如,当孤独症儿童对下雨这一气象现象有所了解后,应当增加相应的新的内容,包括雨的形成、雨量大小的区分,雨的作用(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等知识。而这些知识应该是递进式的。
在发展孤独症儿童的认知方面,应当注意如下三点。
1.理好认知和知识的关系
认知和知识是什么关系?其实,这两者是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即知识通过认知活动获得,而知识一经获得,又可以用于以后的认知活动,使以后的认知活动进行得更加顺利。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发展智能和传授知识是两码事,他们相互联系互为因果,但是决不能以传授知识代替智能开发或者认为只要掌握了知识,智能就一定得到提高。
2.重视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也是互为联系的统一整体。孤独症儿童的发展也受着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影响。由于疾病的原因,对孤独症儿童来讲,应当加大非智力因素的开发。
3.注意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由于疾病原因,孤独症儿童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因此在组织教学活动和实践活动时,应对他们提出难度适中的任务,以提高他们完成任务的信心。这里因为孤独症儿童往往耐挫性很差,如果一旦因为任务难度大而他们无法完成时,会出现极度的烦躁,严重的甚至会出现自伤自残现象。一旦这种状况出现,往往使我们的教育教学的目的不能实现,易造成他们的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