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中医治疗研究

中医理论在孤独症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发布日期:2024/4/16

                                                                 唐伟众    

孤独症也叫自闭症,我们至今研究近八十年,没能解开孤独症的本相,而是仅仅社会交往缺陷、兴趣范围局限、行为重复刻板为主要表现的表相定为诊断标准,实在是医学界、康复界、特教界的困境笔者通过十余年的潜心学习和研究,发现中医理论在孤独症领域有其研究和应用的广泛价值。

一、五脏与孤独症的关系

《灵枢·脉度》曰:五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肾生骨髓”。《素问·五脏生成篇》云:“诸髓者皆属于脑”。《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这个伎巧就是人的灵性,具体到大脑,那就是理解、记忆、分析的能力。孤独症患儿如先天禀赋不足或母孕期间受邪或产伤等,均可导致肾精不足,脑髓不充以致发病。《灵枢·脉度》云:“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孤独症患儿听而不闻等症状与肾精亏虚脑髓失养有关。

《灵枢·脉度》“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 味觉正常和语言表达有赖于心主血脉和心主神志的功能正常。孤独症患儿语言障碍、五味不知、饮食偏执等症状皆由心神失养所致。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肝主目”,肝开窍于目,肝经上系于目,孤独症患儿视而不见,缺少对视,逃避望人等诸表现,亦与肝失疏泄、升发不利相关。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性喜升发而恶抑郁,能调节情志。孤独症患儿喜怒无常、情志不畅、刻板行为等都与肝脏疏泄功能有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脾生肉”,“肝主筋”,孤独症患儿精细动作、粗大运动不好都与脾脏肝脏有关。《灵枢·脉度》:“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孤独症患儿的饮食与脾肝有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肺生皮毛”,孤独症儿童冷热、疼痛等感觉失调与肺气不足有关。《灵枢·脉度》云“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孤独症患儿嗅觉失常与肺部功能有关。

孤独症为形神共病,治宜形神共治。初病年少,以补精育神为法,根据在肾在心在脾在肝在肺不同,分别施以补肾填髓、滋补肝肾、润肺化痰、健脾养心之法;病延岁长,以保形健体为要,调畅气血,根据虚实兼杂在气在血,补泻兼施,分别施以补肾养肝、健脾养心、疏肝泻火、化痰开窍、化瘀通络之法。疗程长,久施疏泄化通之品,要注意顾护胃气,处方选药宜平和润养,补泻调理适当。

中药膏方辨证施治,综合用药,能更好地治疗孤独症。肾虚髓亏为脑病的基本病机,故治疗上宜从肾虚论治,以补肾健脑、添精益髓、强筋健骨为主,此外由于病情复杂,还常常伴有脾胃虚弱、肝血不足、虚风内动、心脾不足、痰瘀阻络等等,临床表现复杂,往往“虚实夹杂”,需要全面考虑,综合分析,随证加减药物治疗。

二、五神与孤独症的关系

中医学认为,人的综合素质一方面指形体物质形态(五脏为中心);另一方面是指精神心理(在内有思想、意识决断等五脏神,在外有喜、思、忧悲等五情志)。人以五脏—心、脾、肺、肾、肝为中心。《素问·宣明五气》:“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脏所藏”,人的最高精神体—五脏神(神、意、魄、志、魂),《内经》:形与神俱,乃成为人;形与神离,则形骸独居而终。

    《灵枢·本神》五神辩证理论: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灵枢·本藏篇》五神的生理功能: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

就孤独症表相而言,极度孤独为志衰魂微强迫地坚持原样不变为意亢魄盛社会适应性和言语交往障碍为志魂失用、阳神却闭;怪异动作为控失用、志不御意、意行失谐异常感知反应为虚魂外显,魄弱不驭,故作聪明样为虚魂外越。治疗原则:强魂志、收意魄、补君相。

三、五志与孤独症的关系

《素问·天元纪大论》云:“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说明五志是以五脏精气为物质基础的;《灵枢·口问》云:“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动摇”,说明五志对脏腑功能、形体、官窍有驾驭作用。

《素问·举痛论》载:“怒则气上……怒则气逆。”《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载:“大怒则形气绝,而血郁于上,使人薄厥。”《素问·举痛论》“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灵枢·本神》:“因志而存变谓之思”;《素问·热论》云:“十曰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均指前者思考、思慕之意。《灵枢·口问》云:“悲哀愁忧则心动”,强调了悲哀时的内心感受。《灵枢·本神》:“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灵枢·本神》:“肝气虚则恐。”《素问·宣明五气》:“胃为气逆,为嘆,为恐。”《素问·调经论》:“血有佘则怒,不足则恐。

情志相胜疗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有意识地激起患者一种暂时的情志,去战胜、制止、克服另一种偏激的情志,使机体恢复平衡,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怒胜思疗法:思伤脾,思虑过度可令人神疲懒言、不思饮食等。木克土,故可以利用愤怒情绪来克制过度思虑。孤独症患儿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若有所思的自我、缺乏交往情感的状态、少言寡语的表现等等都可以用愤怒的情绪图片、视频或行为等方式促进其改善。

思胜恐疗法:恐伤肾,过度恐惧会导致人惴惴不安大小便失禁等。土克水,故可以采用说理开导等方法,使患者神志清醒,然后与患者理性分析导致疾病的原因,逐渐克服恐惧情绪。孤独症患儿感知觉障碍、言语发育障碍、人际交流障碍等因素,害怕生活活动模式被改变、害怕喜欢的游戏模式被改变、害怕喜欢的物品被剥夺等情况,都需要采取不同方式的说理开导等方法去解决。

恐胜喜疗法:喜伤心,过度喜悦,高兴可令人心气换散、神思恍惚、健忘、喜笑不休等。水克火,故可以利用恐惧情绪来克制过度喜悦的情绪。孤独症患儿自娱自乐的刻板行为、兴趣物品的自我陶醉等情况,需要用恐惧的情绪来克制。

喜胜忧疗法:悲忧伤肺,悲痛、忧愁可令人悲观失望、沮丧厌世等。火克金,故愉快、喜悦的情绪可以驱散忧愁苦闷的情绪。孤独症患儿因为我们刻意地改变他们的刻板行为,他们哭闹悲痛忧愁苦闷,若果我们采用游戏等快乐的方式,孩子们就会慢慢配合,从而得到改善。

 笔者在五行、五脏、五神的研究基础上建立了孤独症中医五志情绪图片、五志情绪视频、五行情景音乐、五志评估工具等系统方法,用在孤独症儿童康复上起到明显效果。

四、结语

 孤独症本相这个世界难题在中医五行、五脏、五神、五志等基础理论上取得一定的突破,孤独症为形神共病,治宜形神共治。根据人的心、脾、肺、肾、肝的“五脏”和神、意、魄、志、魂的“五脏神”,治疗孤独症要坚持强魂志、收意魄、补君相的原则,根据人的喜、怒、思、悲、恐“五情志”,治疗孤独症这种以“五、五神、五志”为核心的治疗方法较既往以躯体症状为核心的治疗方法有其自身的优越性,值得在孤独症领域进一步研究和发展。(转载中国中医药报)

 

联系我们
地  址:济南市市中区民生大街5号 办公电话:0531-69980306 专家热线: 15275316831
版权所有 山东济南市伟众孤独证康复中心 技术支持新建网络
目前网站已观看:16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