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交流障碍包括语言障碍、语音障碍、童年起病的言语流畅障碍(口吃)、社交(语用)障碍等。
语言障碍主要表现为由于词汇、句式结构和表述的理解或生成方面的缺陷而导致的语言习得和使用困难。语言障碍出现在发育早期,但在早期词汇习得和早期词语组合中有相当大的差异,但个体差异作为单一的指征,对以后的发展没有高的预示价值。直到4岁,个体语言能力的差异更加稳定,才具备更好的测评精确性,同时对以后的结果有较高的预示价值。
(二)临床诊断
1.诊断标准
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V)儿童交流障碍的诊断标准。
(1)由于语言的综合理解或生成方面的缺陷,导致长期在各种形式的语言习得和使用中存在持续困难(即说、写、手语或其他),包括下列情况:
A.词汇减少(字的知识和运用)
B.句式结构局限(根据语法和词态学规则,把字和词连在一起形成句子的能力)
C.论述缺陷(使用词汇和连接句子来解释或描述一个主题或系列事件或对话的能力)
(2)语言能力显著地、量化地低于年龄预期,导致在有效交流、社交参与、学校成绩或职业表现方面的功能受限,可单独出现或任意组合出现。
(3)症状发生于发育早期。
(4)这些困难并非由于听觉或其他感觉的损伤、运动功能失调或其他躯体疾病或神经疾病所致,也不能用智力缺陷(智力发育障碍)或全面发育迟缓来更好地解释。
2.鉴别诊断
排除语言的正常变异、听觉或其他感觉的损害、智力障碍、语言退化等。
3.共病
语言障碍与其他神经发育障碍有很大关联,包括特定学习障碍(识字和识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发育性协调障碍,以及社交(语言运用)交流障碍等。
(三)中医辨证分型
肾精亏虚:智力低下,表情呆滞,闻而不问,解而不语。舌淡苔白,脉沉细。治则:补肾填精,养肝强筋。
心脾两虚:少语、无语;言语重复,语难理解。舌淡苔白,脉细。治则:健脾养心,补益气血。
(四)治疗
1.体针
(1)目的与治则:具有疏通经络、运行气血、调节阴阳的作用。
(2)适应证:儿童交流障碍的不同类型。
(3)穴位配伍原则:以循经取穴,配合局部取穴。治则:以补益肝肾为基础,针刺为主,补法。心脾两虚者,健脾、养心安神,针灸并用,补法为主。
主穴:四神聪、哑门、通里。
①语言障碍,加智三针(神庭、本神)
②语音障碍,加金津、玉液、廉泉。
③智能障碍者:可加醒脑开窍针刺法、手智三针、足智三针等。
④情绪急躁,多动不安者:可加开四关、劳宫、内庭等。
辨证取穴:
①肾精亏虚:太溪、绝骨
②心脾两虚:加心俞、脾俞、三阴交、神门。随症加减:
③流涎:加颊车、地仓。
方义:四神聪位于巅顶,可升举阳气、醒脑开窍。太溪分别为足少阴之原穴,合髓会绝骨,可补益肾精。哑门为督脉穴,通里为手少阴经络穴,可启音发语。智三针位置在额叶体表投影区,可促进智力发展。廉泉位置靠近舌根,对舌运动不良导致的构音障碍有较好作用。
(4)操作:四神聪向百会方向平刺0.5~0.8寸;其余穴位直刺进针0.5~1寸。留针30分钟。隔日1次。
2.头皮针
(1)目的与治则:具有疏通经络、运行气血、调节阴阳的作用,能反射性地增加脑部的血流量,改善脑部的血液循环,促进脑细胞的代谢。
(2)适应证:儿童交流障碍的不同类型。
(3)穴位配伍原则:根据头皮解剖局部取穴为主。主穴:语言1区、语言2区、语言3区。
配穴:
①表情淡漠、注意力不集中者,加额五针、定神三针。
②精神行为障碍者,加情感区、心肝区。
③社交障碍者,加智五针、颞三针。
操作:线状穴选用直径为0.30mm,长为40mm盘龙针,点状穴选用直径为0.30mm,长为25mm的毫针,针体与头皮成15°~30°快速进针,刺入帽状腱膜下,快速捻转3~5次,留针30分钟。隔日1次。10次为1个小疗程,3个小疗程为1个大疗程。
3.耳穴疗法
(1)目的与作用:耳穴疗法是用王不留行籽或磁珠等丸状物在耳郭相应穴位实施刺激以诊治疾病的一种疗法。具有疏通经络、运行气血的功能,可调节脏腑和器官功能活动,从而治疗疾病。
(2)适应证:儿童交流障碍的不同类型的情绪及睡眠障碍等。
(3)穴位配伍原则
主穴:脑点、神门、肝、肾、脾、心、皮质下。
配穴
①注意力不集中者:可加内分泌、交感等。
②好动者:可加胆、肝等。
③睡眠障碍者:可加枕、内分泌、耳背心等。
④免疫力低下、易患呼吸道感染者:可加脾、肺等。
⑤脾胃虚弱、不欲进食者:可加脾、胃、小肠口等。
(4)操作方法及疗程
帮助患儿选好体位,使要操作的耳朵朝向医生,严格消毒耳郭,并令其干燥。以镊子夹取备好的贴敷材料,准确贴压于所定耳穴表面,每次选穴应力求少而精,一般每次应用5~10穴。贴压完毕,嘱家长每天按压药丸或磁珠3次,每次每穴按压5~10秒,不能揉动,24小时后取下,并对局部皮肤清洁;局部皮肤破损及时到医院处理。
(5)注意事项
对于耳郭上有湿疹、溃疡、冻疮、局部皮肤破损等病变的患儿禁用。
按压时避免用力过度,造成皮肤破损,难以愈合。
摘自《实用儿童针灸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刘振寰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