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 sensory integrative dysfunction,SID)指多种原因使感觉刺激信息不能在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有效的组合,使整个机体不能和谐有效地运作的一种综合征,主要包括前庭平衡障碍、触觉防御障碍、身体运动协调障碍、结构和空间知觉障碍、听觉语言障碍。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多认为与遗传及环境因素有关。
二、临床诊断
采用王玉风等修订的《感觉统合能力评定量表》进行评定:任何一项评分为31~40分为轻度感觉统合失调;21~30分为中度感觉统合失调;20分以下为重度感觉统合失调。排除精神运动发育迟滞、情绪障碍及精神障碍等疾病。
三、中医辨证分型
肝肾阴虚型:冲动任性,五心烦热,急躁易怒,舌质红苔薄,口干舌燥,遗尿,多梦,梦游或梦呓,盗汗,毛发不荣,脉细沉。治则:滋养肝肾。
心脾两虚型:神思涣散,面色无华或萎黄,神疲乏力,舌质淡或边有齿印,腹胀纳差,记忆力差,自汗,脉细弱,形体虚胖。治则:健脾益气。
痰火内扰型:多动多语,难以自控,情绪烦乱,易冒险冲动,舌质红,苔黄腻,胸中烦热,喉中痰鸣或痰涎多,胆怯易惊,脉滑数。治则:清热泻火,化痰宁心。
四、治疗
1.体针
(1)目的与作用:育阴潜阳,安神定志,兼清热化痰。
(2)适应证: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症的不同中医分型。
(3)穴位配伍原则:以膀胱经、足少阴经穴为主。主穴:肝俞、肾俞(图4-94)、三阴交、太溪、太冲。心气不足加心俞、脾俞;痰热内扰加丰隆、大陵;注意力不集中者加四神聪、大陵;情绪烦躁者加神门、心俞、神庭。
(4)针刺操作方法:太冲以毫针泻法,三阴交、太溪为补法为主,其他穴位平补平泻。
(5)疗程:隔日1次,每次留针30分钟,10次为1个小疗程。
(6)注意事项:选穴不宜过多,以中病机为主;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症儿童多不合作,可不留针。
2.头皮针
(1)目的与作用:醒脑调神,安神定志。
(2)适应证: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症的不同中医分型。
(3)穴位配伍原则:可选用额五针四神聪、神庭、百会及颞三针等进行针刺,前庭平衡障碍者加风池,触觉防御障碍者加足运感区及感觉区,身体运动协调障碍及结构和空间知觉障碍者加运动区,听觉语言障碍者加语言区。
(4)针刺操作方法:选用30~40号长为40mm的毫针,针体与头皮成15°~30°角快速进针,刺入帽状腱膜下,将针与头皮平行推进一定深度,留针2~4小时。在留针期间,捻针3次,每30分钟捻针一次,每次捻针1~3分钟,速度为180~200转/分。
(5)头针疗法的疗程:隔日1次,10次为1个小疗程。
(6)注意事项:选穴不宜过多,可结合体针灵活选穴。
3.耳穴疗法
(1)目的与作用:育阴潜阳,安神定志。
(2)适应证: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症情绪障碍者。
(3)穴位配伍原则:可选心、肝、肾、皮质下、肾上腺、神门(图4-98)
(4)操作方法:予王不留行籽压贴。
(5)疗程:隔日1次,每次留贴12~24小时,10次为1个小疗程。
(6)注意事项:耳穴贴压时间较长,治疗期间按压2~3次,避免局部感染,双耳交替应用。
4.穴位贴敷疗法
(1)目的与作用:滋阴潜阳及增强体质。可予单味白术进行调制,搅匀后打成粉末状,再用蜜糖煎熬搅拌成膏状。
(2)适应证:心脾两虚及阴虚内热患者。
(3)穴位配伍原则:可选用肝俞、肾俞(图4-99)心俞、三阴交、足三里。
(4)操作方法:将已制备好的药物直接贴压于穴位上,然后外覆医用胶布固定。
(5)疗程:每次贴6~12小时不等,每2天1次,10次为1个小疗程。
(6)注意事项:严重皮肤病禁用;儿童皮肤幼嫩,容易皮肤过敏。
5.其他治疗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症以感觉综合训练为主,可配合行为矫正训练,如应用行为分析疗法及结构化教育等。
摘自《实用儿童针灸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刘振寰主编。